查看原文
其他

年终回顾 | TOD模式的城市实践,国内外为何如火如荼地举办国际方案征集?

不断前进的 国际设计 2023-09-17

多年来,关于TOD的理论日趋完善,亦有愈来愈多的设计实践如火如荼的展开。TOD是目前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社区开发模式,同时,也是新城市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模式之一,被广泛利用在城市开发中,尤其是在城市尚未成片开发的地区。


TOD是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其中的公共交通主要是指火车站、机场、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干线,然后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其特点在于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身的"混和用途"。城市重建地块、填充地块和新开发土地均可以TOD的理念来建造,TOD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土地使用和交通政策来协调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交通拥堵和用地不足的矛盾。


2021年,国内外都开展的哪些TOD国际征集方案竞赛?跟着小编回顾这些精彩吧。


《杭州市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城市设计》

国际方案公开征集

杭州市委市政府此前印发《关于推进轨道交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高水平打造“轨道上的城市”,推进TOD,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品质建设,完善区域业态功能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在此背景下,杭州将开展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活动。


项目地点:浙江杭州

时间阶段:2021.03.31-2021.08.26

项目规模:地铁杭钢站+地铁双浦车辆段

杭钢站规划研究范围198公顷,城市设计范围93公顷,核心区建筑概念方案设计范围28公顷;

双浦车辆段规划研究范围759公顷,城市设计范围253公顷,核心区建筑概念方案设计范围不小于75公顷。

主办方: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专家评选投票结果公示如下:

地铁杭钢站优胜方案设计机构为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LLP (SOM);

地铁双浦车辆段优胜方案设计机构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凯达环球(亚洲)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体。


地铁杭钢站


SOM


SOM的优胜方案突出区域建设,为已走过60年光辉历程的杭州钢铁厂谱写新的篇章。设计方案从区域建设中脱颖而出,拥抱遗址公园的历史传承,融入半山的自然风光。着重多层绿化空间的塑造,打造令人难忘的花园城市。SOM在设计中隐喻杭钢熔炼的历史传统,强调汇聚的理念。


复合的城市空间促进山景和遗址公园的景观渗透 ©SOM

地铁门户公园与周边景观走廊、水道、公园沟通在一起,成为一个广泛连接的开放空间网络 ©SOM


规划将杭钢遗址公园绿化空间向场地延伸,形成地铁门户公园,成为汇聚区域绿色能量的核心。建筑设计在基地丰富的历史传承与高性能、现代化的设计之间取得平衡。构建多模式交通换乘为特色的复合型交通网络和步行友好的城市空间,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城市打造一个低碳、绿色的未来。


见山、亲水的设计将带来一座令人难忘的花园城市 ©SOM

(以上资料来源:SOMChina)


地铁双浦车辆段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凯达环球(亚洲)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联合体

项目所在地


团队提出了四大设计策略,“创源链接、无界城野、多维坊巷、无形智网” ,以期在可云游山水、洄游坊巷、纵游城野的公顷尺度中构建立体城市场景。设计结合地形和现状塘浦体系,以水为脉串联基地,塑造具有双浦特色的多形态水链生态系统。


城野交互

大脑步廊

景观河浦


设计运用大地景观手法,将突兀的城市巨构隐逸于风景之中。从景观绿色区域到商业活力界面,设计以层层推进的形式,通过多维渗透的景观层次,模糊各个层级的边界,化解了车行道附近不宜人的尺度,从视觉上弥合高差。多元功能溶解于自然之中,建筑与自然耦合间,呈现出多元交互场景,让车辆段隐藏到城市的环境空间里,形成“看不见的车辆段”


城市巨构隐逸于风景之中

建筑与自然耦合

层次丰富景观化解高差


设计充分发挥城市地铁的优势条件,以轨站引导城市生活,拓展街区级交通系统。设计在地面设置枢纽综合大厅,开阔的中庭空间,将阳光引入地下,营造独特的到达感的同时,以自然光引导换乘路径,实现与地面公交总站和预留中运量轨道交通的无缝换乘。


枢纽大厅也串联起盖上盖下的城市空间,多元的城市功能渗透进多维空间,通过竖向层次划分,植入换乘体系,丰富枢纽功能。位于地下一层的商业连廊串联各功能业态,实现全天候无惧风雨的连接,打造一个以人为本的无界枢纽。


双浦南站枢纽

盖上盖下紧密联系


设计重新转译传统江南建筑屋顶语言,结合现代的光伏屋面,形成衔接自然顺应文脉的城市天际线,既满足江南画意,又符合未来低碳城市需求。 


转译传统江南建筑屋顶

(以上资料来源:Aedas)



深汕综合交通枢纽

方案设计竞赛

深汕综合交通枢纽位于深汕合作区中心组团北城区(赤石镇),地处规划商业金融产业聚集区,距离深圳中心区约120公里,是深汕合作区规划“一主一辅三站”枢纽体系中的主枢纽,也是深汕合作区打造“与深圳半小时、与广州一小时交通圈”的重要载体,汇集深汕高铁、深汕城际、广汕高铁等线路,将成为服务深汕、面向全国及珠三角,兼顾周边城市部分客流的主枢纽。


项目地点:广东汕尾

时间阶段:2020.09.04-2021.03.24

项目规模:用地面积,协调区260ha,核心区80ha;地上建筑面积,协调区582万㎡,核心区230万㎡

主办方:深圳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办公室


竞赛阶段:5家联合体入围(排名不分先后)

1.肃木丁建筑设计咨询(深圳)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体

2.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诚傲林规划设计顾问(上海)有限公司联合体

3.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凯达环球(亚洲)有限公司(Aedas Asia Limited)&奥雅纳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联合体

4.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株式会社日本设计&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

5.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艾奕康设计与咨询(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


中标方案: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株式会社日本设计&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


项目鸟瞰效果图


深汕之桥 · 东站西城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株式会社日本设计、
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联合体


依站而聚、站城一体-深汕枢纽地区全体鸟瞰


设计将车站被赋予的“连接周边的功能”以动态形式加以传递和表现,让枢纽车站和枢纽综合体以中轴门户的形态,在中央大绿轴上塑造孪生一体的站城组合,打造地标名片的典范。“桥”为设计主题,提出能够实现车站与城市、人与产业、都市与自然、历史与未来等元素相互混搭与融合的空间提案。


交互之桥、共创之桥、未来之桥、活力之桥-与四至区域的城市空间紧密融合


东站西城结合立体的上盖花园,打造深汕城市IP,半室外的绿色活力中心,结合建筑的交通,商业,体验,互动功能,汇聚为活力的中枢,打造站城的魅力核心。枢纽建筑打造南北两侧贯通的车站核,站内多层空间构建立体大安检区,实现上下同进,线下到达疏解的总体布局。


共享活力-深汕站内部城市核

生态魅力、创新活力-深汕站内部车站核

高效便利、立体分流-深汕站高架落客区

深汕站内部阳光大厅


枢纽出站客群通过多层立体活力网络的无高差对接,实现商务楼宇与枢纽快速连接,满足产业聚集区的商务需求,形成便捷高效的核心圈层。


复合空间、创新之城-交互之桥街区内景

东站西城、复合立体-深汕站南广场
(以上资料来源:深汕视点、株式会社日本设计)



立陶宛维尔纽斯火车站、

中央车站广场和公共交通枢纽改造

国际建筑竞赛

设计目标是,任何坐火车或公共汽车到达城市的人,都会立即看到这是一座充满活力的未来城市,当他们踏入车站广场或街道时,他们会觉得城市是舒适、绿色、鼓舞人心的。主办方希望参赛者创建一个标志性的、全球公认的国际火车站项目,提供一个公共交通服务基础设施,代表立陶宛和维尔纽斯,符合最高质量标准,形成一个吸引人的车站广场,为一个可行的、枢纽车站区的城市中心提供思路。


项目地点:立陶宛维尔纽斯

时间阶段:2021.03.02-2021.9.23

主办方:维尔纽斯市政府、立陶宛铁路公司


专家评选投票结果公示如下:

第一名:Zaha Hadid Architects

第二名:B&M Architects

第三名:SBS Engineering Group

第四名:Archinova & PLH Arkitekter 联合体

第五名:深圳欧博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项目鸟瞰效果图


Green Connect


Zaha Hadid Architects


扎哈建筑事务所提出的“绿色连接”(Green Connect)方案,创造了一个21世纪的综合交通枢纽,拥有被大自然包围的全新公共空间。


项目鸟瞰效果图


设计通过对原有车站的改造和再利用,创造了9500平方米的候车厅,对现有的遗产建筑进行了当代的重新诠释。新的候车厅宽46米,横跨铁路站台150米。屋顶结构和公共汽车终点站呈现梯田般的景观,由当地的轻质、防火和低含碳层压木材建造。


横跨站台的车站大厅

车站内部


规划将拆除车站几十年来已建成的临时办公区,使现状建筑空间更加明确,并与城市公交网络的新交通总站相连。车站升级后,室外露天剧场和坡道可通向屋顶公共露台,成为站前广场Stoties公园的可驻留景观。


车站与周边景观


以自然为重心的解决方案是设计中的重要一环。绿色屋顶、景观设计和绿化将在夏季和冬季分别起到降温和保温的作用,并将为城市带来一系列互联且开放的自然栖息地。


冬季的车站
(以上资料来源:竞赛官网、ZHA、Negativ)



广州空港新城地下空间规划设计

国际方案竞赛

广州空港经济区管理委员会按照“港产城融合”发展的理念,以中央商务区、保税物流区、航空制造业区和文化旅游区为重点,将广州空港经济区升级为广州空港新城,国际商贸与交往的价值高地,面积为116平方公里,并以会展中心建设为基点,通过智慧交通、地下空间综合开发串联T1、T2和T3航站楼,形成机场南部12.67平方公里“U”型重点建设区域,实现港城一体化发展。


项目地点:广东广州

时间阶段:2021.09.26-2022.01.11

项目规模:地下空间详细规划+重点片区方案设计

地下空间详细规划设计范围:研究范围是广州空港经济区范围,约116平方公里,规划范围约12.67平方公里,位于白云国际机场港前区域,东至规划第五跑道飞行区,南至机场大道,西至空港南七路,北至T2航站楼。

重点片区方案设计范围:在迎宾大道东延线两侧约4平方公里用地基础上,结合方案设计,提出重点片区具体范围。如有必要,可不限于此范围。

主办方:广州空港经济区管理委员会

组织方: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优胜方案(排名不分先后):

1.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奥雅纳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

2.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欧博迈亚工程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3.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阿海普建筑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范围示意图


01 机场即城市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奥雅纳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

联合体


总体鸟瞰图


方案基于“机场即城市”的理念,创造性的提出“空港城地下生态体系”的概念,将人流系统、物流系统、环境能源系统整体梳理为“城市传送带”,整合APM、智慧物流、综合管廊和人行系统,发挥其协同效应,使得各系统高效运转,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生命骨架。设计上形成-9m无障碍零高差衔接的大平层,结合下沉绿谷与下沉庭院,打造半开敞的舒适低噪空间,并融入立体骑楼、树形穹顶、地下水景等岭南特色,强化门户形象。


重要节点图


02 盛荟优港 · 乐享悠谷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欧博迈亚工程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联合体


总体鸟瞰图


方案以“盛荟优港·乐享悠谷”为愿景,制定通绿理水、聚心串珠、多元无界的设计策略,构建“一脊六区”的空间结构,以“一脊”贯通全区,打造“公园+商、文、娱、展”的复合廊道。方案采用公园引导开发的POD及交通引导开发的TOD模式,通过局部道路调整及小街区密路网的土地重构,形成以东西向绿轴为骨架,中央绿谷为核心的地上地下一体化湾区发展新触媒。


重要节点图


03 双星U港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阿海普建筑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联合体


总体鸟瞰图


方案以“双星揽翠,生态叠城”、“超维U链,一体枢港”、“维度熔合,无界地景”、“地下城院,永续冰山”为规划愿景,打造“维度熔合.无界地景”的地下空间,构建双U型地下环状动线拉结空、铁、展、城,组织不同层功能布局。方案提出以“4+n”(高端商务+现代综合服务+数字经济服务+休闲娱乐)产业体系,承载多元活力业态。


重要节点图

(以上资源来自:广州空港发布)



厦门新机场片区城市设计

国际方案征集

厦门新机场作为区域枢纽和重要门户机场,新机场片区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与东南亚、南亚、印度洋间的互联互通和共同繁荣,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厦门新机场片区位于厦门市翔安区最南端,距厦门市中心约25公里,距泉州市中心约44公里,距漳州市中心约72公里,距金门岛约5公里,是环厦门湾区城镇发展带的重要节点。


项目地点:福建厦门

时间阶段:2020.08.12-2021.03.10

项目规模:总体城市设计范围+重点片区城市设计范围

总体城市设计范围:包括莲河、蔡厝、大嶝、机场造地区及小嶝岛,北至翔安南路,南至机场边界,东至翔安区行政边界,西至港汊水域,总用地面积约62平方公里。

重点片区城市设计范围:设计机构可根据规划思路在总体城市设计范围内自行划定10~15平方公里的重点片区。建议重点片区城市设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进出新机场重要交通通道(机场大道、溪东路、机场高速路)沿线区域,沿海片区及大嶝北侧水域两岸片区。

主办方:厦门市机场片区指挥部、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自然资源规划局

承办方:厦门市土地发展中心


竞赛阶段:6家联合体入围(排名不分先后)

1.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凯达环球(亚洲)有限公司

2.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厦门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HDR|卡尔索普事务所

3.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艾奕康环境规划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4.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戴德梁行房地产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5.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6.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戴水道景观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 天津艾维森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经主办方综合评定,由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凯达环球(亚洲)有限公司的“海丝客厅、大美海城”设计方案荣获一等奖。下一个阶段,主办方将结合六个入围方案中的特色和亮点,形成整合方案指导厦门新机场片区的建设。


设计范围示意图


海丝客厅、大美海城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凯达环球(亚洲)有限公司

联合体


设计挖掘“海景、绿色、人文、生活”——厦门高颜值的生命力基因,希望将新机场片区营造成为延承过去、代言未来的高颜值城市标杆,一座“海丝客厅、大美海城”。


总平面图


“海城关系、中心模式、形态尺度和文化特色”是新机场片区营造底层逻辑的新起点,由此衍生出四项空间创意:

一湾三色、山海共栖 顺应海岸性格特征,加厚海岸生境,形成红树湿地、运动海湾、休闲渔港三种海湾景色。

超级十字、创享走廊 不同梯度的创新空间,在南北向的景观和交通廊中扎根。东西向滨海发展带,集聚艺展、游憩带来海岸公共生活。

三城八景、海韵景城 因借山海景观格局,塑造城、园、岛三个差异化片区,同时打造富含传统意蕴的海城八景,营造多视角高颜值形象。

双层海岸、海味生活 外层海岸连接滨海艺术区、水街、公园、游艇港,带来潮尚亲海体验。内层海岸留住历史记忆,串联厝落码头、老盐场、特色小镇,滋养文化生命力。


鸟瞰图


本次设计的三个重点片区:

空港总部岛与未来海岸公园 门户海湾畔的壮观建筑群落,将办公、轻社交与落日沙滩、活力内港编织在一起。

中央商务绿谷与滨海文化艺术区 依傍超大海岸公园的立体花园都会,链接国际和闽南的文化艺术特区。

海湾科创聚落与水上社区 岛屿、loft水街与海湾组成的城市创新拼图,在自然风景中办公、居住、出行的创新灵感之城。


空港总部岛与未来海岸公园

中央商务绿谷与海滨文化艺术区

海湾科创聚落与水上社区


陆岛共生,双环港城

——21 世纪的“鼓浪屿 & 鹭江道”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厦门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HDR|卡尔索普事务所

联合体


鸟瞰图


亮点一:构建厦门陆岛共生2.0版本

从航海时代迈向航空时代,新机场片区依托空港机遇和历史上“鼓浪屿和鹭江道”陆岛共生的成功经验,通过高质量产业、高效率空间、高品质服务、高颜值环境的匹配,打造厦门陆岛共生2.0版本,再创一个21世纪鼓浪屿和鹭江道,引领厦门乃至福建参与新一轮世界分工。


大嶝岛效果图

北岸效果图


亮点二:挖掘场地记忆,重塑原生岸线

保留场地原生岸线,承担未来高强度开发的防洪排涝功能,基于汇水量计算科学确定水系宽度,打造大嶝岛10公里绿色活力共享环和北岸串联沿线村庄记忆的10公里线性原乡文化长廊。


大嶝岛:绿色活力共享环效果图

北岸:原乡文化长廊效果图


世界枢纽·生态岛城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艾奕康环境规划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联合体


鸟瞰效果图


本方案从厦门机场的场地环境出发,顺应航空城的建设背景,充分挖掘闽南文化内涵,开放创新地对接世界,建设世界一流的东南国门,生态引领、产业创新的活力岛城。从“生态”、“产业”、“人文”三个角度切入,提出“云脉”、“云城”、“云游”三大设计战略。“空港生云,云生万物”,“云”指代像海绵渗透的韧性生态系统,也指向智慧营城的“云科技”。


总平面图

效果图
(以上资料来自:厦门土地发展中心)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字样,进入国际设计网。


相关链接:

年终回顾 | 城市设计国际征集热潮?看各大建筑事务所如何显神通

UPDIS × Aedas | 赢得厦门新机场片区城市设计国际方案竞赛

深度聚焦 | 高校智慧介入乡村营建,解密地域性传统背后的设计逻辑

TEKUMA×深总院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城市设计解读



——END——

TOD竞赛盘点,今天您「在看」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